当前位置: 首页>>专题专栏>>高台时评

【原创】以人民为中心书写新时代民生答卷

来源:中共高台县委组织部 作者:王海玲 发布时间:2025-09-23 16∶22
字体:【 打印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、守江山,守的是人民的心。”新时代新征程,唯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以“解人民之所难”的担当、“行人民之所嘱”的自觉、“谋人民之所利”的作为,才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。

解人民之所难,以问题导向破解民生堵点。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,就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。破解民生堵点,关键在于深入基层、贴近群众。党员干部要多深入田间地头、社区楼栋,主动“蹲点”倾听民声。在菜市场与摊主交流物价,在学校接送点与家长探讨教育,将群众那些“难以言说”的难处、“习以为常”的不便一一了解清楚。不轻易以“政策不允许”推脱,而是积极思考“如何变通解决”,哪怕自己多跑几趟街道办、多组织几次协调会,也要为群众排忧解难。问题解决后,不能当“甩手掌柜”,要适时回访,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他们的困难有人管、有人跟进,咱们的工作才能真正暖到心窝里。

行人民之所嘱,以群众呼声校准工作方向。人民的期盼,是行动的号角。我们要把群众呼声当作“第一信号”,主动俯下身子、迈开步子。走村入户时,不能只看“表面”,要多掀掀锅盖、摸摸被褥,在炕头桌边倾听群众的真心话,把家长里短中的诉求认真记录下来,牢记于心。面对群众反映的难题,不推诿、不拖延,能当场解决的绝不敷衍“研究研究”,需要协调资源的主动跑部门沟通。要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家事来办,并且常回头反思。解决问题不能“一交了之”,隔段时间询问群众“是否满意”“还有哪些新想法”,让每一次回应都充满温度,每一项举措都落到实处,用脚步丈量民情,用真心换取民心。

谋人民之所利,以长远眼光增进民生福祉。民生福祉的提升,既要立足当下解民忧,更要着眼长远谋民利,要持续用力、久久为功。要常到街头巷尾、田间地头转一转,坐下来和群众好好聊,听他们说真话、诉实情,把大家的期盼和难处一一记在心上,真正摸清群众的急难愁盼。要多从群众角度考虑,工作流程能简化的就简化,能优化的就优化,让群众少跑腿、好办事。要着眼于群众的长远利益,不仅要考虑当下的需求,更要想到未来的发展。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群众感受到温暖,让发展的成果真正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,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。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